新洋丰:科技助推花生产业升级,“高富专花生王”争霸赛盛大启幕
浏览量:127  2025.09.20  关键词:
  

新洋丰“高富专”花生专用肥经过三年多的试验示范,因其增产率普遍达到20%左右,黄曲霉毒素污染率大幅下降等显著功效,深受种植户青睐。为进一步提升种植户的认知度,加快该产品的推广应用,为农户增产增收和国家油料食品安全提供保障,新洋丰于9月初在五个花生种植重点区域启动了“高富专花生王”争霸赛。目前,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9月15日,华北赛区决赛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举行。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良晓受邀在会上讲解“高富专”花生专用肥的核心技术;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唐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唐山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晓光受邀对评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新洋丰董事长办公室副主任郭圣涛、华北大区经理韦万华、河北销售分公司经理夏长兴携团队成员,与华北大区经销商、零售商及250多位种植户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赛事盛况。


1.jpg

部分参会人员在观摩现场合影


本次争霸赛通过零售网点海选、综合现场决赛多轮评比,最终评选出前三名授予“花生王”荣誉称号。决赛当天分为室外“高富专”花生田间观摩测产和室内“花生王”评比两个环节。室外测产由专家及参会人员全程监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室内评比则由专家及企业、经销商、种植大户代表,依据花生外观、果实饱满度、单株重量等多重指标进行综合打分,既保证了评比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又增强了活动的观赏性与参与度。


室外观摩测产在滦县小马庄镇小马庄村种植大户许河村的地块进行。许河村承包了1000亩花生地,同时也是村里的农机手,每年花生收获季节,他都会去帮助当地农户采收花生。


据许河村介绍,他承包1000亩花生地已有六年。初期产量尚可,但由于长期重茬种植,花生产量逐年下降,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2024年花生收获期间,他在帮种植户采收时,偶然发现使用“高富专”花生专用肥的花生长势非常好,未出现白绢病、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等病症,也没有缺垄断棵现象,同时坐果多、坏果少。与自家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相比,差异显著。因此,在2025年春播时,他果断将1000亩花生全部用上了“高富专”。功夫不负有心人,花生长势喜人,病虫害大幅减少,产量和品质均显著提升。


刘晓光研究员亲自组织人员对许河村的花生进行现场采摘、脱粒和称重,测得其亩产鲜花生855公斤,折合干花生436公斤。许河村去年干花生亩产为326.5公斤,相比之下,今年亩增产109.5公斤。按6.2元/公斤的收购价计算,亩均增收678.9元。测产结束后,多位未曾使用“高富专”花生专用肥的种植大户纷纷表示,明年一定要用“高富专”种植花生。


2.jpg

现场采摘花生测产


在室内综合评比环节,张良晓研究员介绍了“高富专”花生专用肥的研发背景、历程、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情况。该肥料是新洋丰凭借四十余年复合肥生产经验,通过微生物活性保护技术攻克复合肥与微生物难兼容的行业难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合作研发而成。其所含的“ARC微生物耦合技术”可有效阻控黄曲霉毒素污染,诱导根系结瘤固氮,促进农作物提质增产,实现“固氮、固碳,增产、增效、增安全,减毒、减损、减肥、减本、减碳”的综合效益。


此外,种植大户牛岳猛作为“高富专”用户代表,上台分享了使用心得,让与会人员对高富专的认知又更进了一步。经过多轮称重和外观评分,滦州晒家坨镇赵各庄村熊小波、滦州小马庄镇曹家河曹村张勇、滦州小马庄镇大马庄村欧阳小芳三位种植户最终胜出,荣获华北赛区“花生王”称号。


3.jpg

张良晓研究员为排名第一的熊小波颁奖


4.jpg

韦万华和夏长兴为排名二三的张勇和欧阳小芳颁奖


“高富专花生王”争霸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新洋丰“高富专”花生专用肥的卓越效果,也为花生产业升级提供了样板。通过科技赋能、严谨评比和广泛宣传,新洋丰正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新洋丰将继续深化农业科技研发,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高效、环保的种植解决方案,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