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黑龙江五常市230万亩稻田,浸润着泥土的醇香,翻涌成金色的海洋。沉甸甸的稻穗承载着种植户丰收的期盼,颗粒饱满的稻谷在秋阳下泛起琥珀光泽,这是北纬45°寒地黑土对辛勤劳作最美的馈赠。其中,有着“中国香米之王”美誉的五常“稻花香”,其米粒晶莹如玉,干基蛋白含量稳定在6~8%,垩白度低于3%,每粒精米仍保留0.3毫米黄金胚芽层,堪称“米中黄金”。尤其是“稻花香2号”,更是以其独特的香气和优良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荣耀背后暗藏隐忧,“稻花香”对水质、气候、肥料、积温的要求极度敏感,其中“稻花香2号”产量低、易倒伏的缺点,更是让众多种植户是又爱又恨。正当行业陷入品质与产量难以兼得的困局时,在五常市杜家镇老龙脖子村的稻田里,一场关于丰收的奇迹正在重新定义中国高端大米的未来。
老龙脖子村徐越先大哥种的“稻花香2号”,今年因为使用“澳特尔倍控”寒地水稻专用肥,获得了大丰收,在当地备受瞩目。9月12日,新洋丰在他的地里举行“澳特尔倍控”寒地黑土水稻专用肥示范观摩会,消息一经传出,就得到了来自杜家镇及周围村镇200余位种植户的支持,大家一早就齐聚现场,希望亲眼见证示范田的卓越效果。
部分观摩人员在示范田边合影
“我这块地,今年水稻移栽后遭遇了冻害,水稻迟迟不返青,由于种地多,忙不过来,就把水全部放了,准备毁了重新插秧。没想到,还没来得及毁,水稻又重新生根长叶缓了过来。并且分蘖好,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最主要的是我种的‘稻花香2号’,每年都会出现倒伏现象,今年使用了“澳特尔倍控”,不仅没有出现倒伏,稻穗还比往年都大。你们看这田间长势,产量绝对错不了!”徐大哥看着自家水稻长势高兴得合不拢嘴。
现场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亩产达646公斤,对照田亩产为526.7公斤,示范田比对照田亩增产119.3公斤。按当前“稻花香2号”3.6元/公斤的收购价计算,示范田亩增收429.48元。“这肥真了得,这么好的水稻还不倒伏,明年说啥也得用‘倍控’!”一位种植户摸着沉甸甸的稻穗,竖着大拇指连连称赞。
整田长势对比
茎秆粗细对比
千粒重对比
示范田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主要得益于“澳特尔倍控”寒地黑土水稻专用肥拥有的“双控双调”技术,通过调控养分释放节奏,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显著增强抗倒伏能力;抗低温特性助力秧苗抵御寒潮;全程营养供给确保稻米香气物质充分积累等,精准破解了五常稻花香的种植难题。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该肥料的稻田均表现出三大优势:一是稻株生长健壮,茎秆更加粗壮,叶片更加肥厚,抗倒伏能力显著提升,可以在五常地区常见的风雨天气中保持良好生长状态。二是稻穗更加饱满,千粒重增加,出米率更高。据统计,使用该肥料的稻田平均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比传统施肥方式增产15%左右。三是肥料的科学配方,确保了“稻花香”特有的香气物质充分积累,蒸煮后的米饭更加晶莹剔透,口感更加绵软香甜。
随着“澳特尔倍控”寒地黑土水稻专用肥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五常“稻花香”的种植将向更科学、更优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保障了“五常大米”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当北纬45°的晨光再次洒向金色稻海,寒地黑土上的丰收颂歌里,正回响着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耕智慧交融的壮美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