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产一线 锤炼过硬本领 新洋丰生产系统“百人计划”人才座谈会传递成长真谛
浏览量:280  2025.08.27  关键词:
  

8月27日,新洋丰生产管理中心联合人力资源中心组织召开了“百人计划”座谈会,全体“百人计划”在库学员,晋升出库代表,公司领导苏斌、王苹,总裁助理梁富忠、刘旭辉,人力资源中心主任龚世虎,相关单位总经理(厂长)、党支部书记及各专业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一堂,以“扎根生产一线,锤炼过硬本领”为主题,共叙成长感悟、共商育才大计。


  会议伊始,生产管理中心生产管理部副部长龚丽系统介绍了生产系统“百人计划”培养总体情况。“百人计划”自2017年启动以来,至今已提拔出库76人,管理和技术类各占一半。通过对所有出库人员进行分析,发现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只有扎根一线、踏实积累、学到真本事的人员,才能抓住公司给予的机会和平台,真正承担起重要职责,迅速成长为公司骨干。


  听取整体情况介绍后,各方代表分别发言,大家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生动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一线成才路径。

 

  一、从一线起步:出库代表的“成长密码”


  2018年夏天,刚从学校毕业的陈思带着青涩踏入车间,成为总部硫酸厂一名一线操作工。谁也没想到,这个总在工余时间捧着《硫酸生产工艺》啃的年轻人,会在3年半里完成“操作工—车间主任—副厂长”的华丽跨越,2023年底更是顺应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调任数推部副部长一职。“现在推进项目时才懂,对工艺的理解深度就是破局关键。”他分享道,入职第一年轮岗时,自己总偷偷做试题自测理论掌握度,大修时跟着师傅钻设备、记流程,连检修协调会都拿着本子蹲在角落记——这些在一线攒下的“家底”,如今成了他破解复杂问题的“钥匙”。


  同样把“基层经历”视作宝藏的,还有新合成氨厂设备科副科长黎锡辉。2020年入职后,他先扎进宜都新洋丰基建现场,跟着老师傅验设备、盯安装,把设备材料验收标准、安装方案细节记满好几个笔记本;2021年转至新合成氨厂后,又泡在锅炉工段,对着管道图摸遍每一条管线,连管道探伤技术都成了“副业技能”。“2023年当副科长时才明白,基层攒的不只是技术,还有追根溯源的习惯。”他坦言,现在处理设备问题,总能凭一线所学的宝贵经验精准找到症结,这正是扎根基层的馈赠。


  “曾觉得中控记录枯燥到想吐槽,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那时候刚进职场‘眼高手低’”,建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张威坦言。2020年加入“百人计划”时,他对着“磷石膏精致提纯”线的泡沫观察表犯过嘀咕,打过退堂鼓,但在导师的带领下,调整心态、坚守初心,直到后来做研发时,因懂设备原理避开落地难题;做售后时,凭生产经验和客户聊得底气十足——他才懂“眼高手低”的自己,是被一线悄悄“托”了起来,最终让他不负众望,学有所成,成为公司磷石膏建材产业从市场到调研道产品研发都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二、在一线深耕:在库学员的“历练答卷”


  “先捋清整体流程,再扎进车间啃细节。”作为在库学员,湖北丰锂公司明凌摸索出“总—分—总”的学习法,先对着全厂工艺图搞懂“大方向”,再蹲守各车间,遇到反应原理先自己查资料,琢磨不透就追着师傅问,连合成车间投料时的物料颜色变化都在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一大页。明凌还参加今年公司与河南化院合作举办的数推专班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


  设备管理部的许子龙则把“一听二摸三看”刻进了工作里。2023年入职后,他跟着维修工巡检,听设备运行的声音、摸轴承温度、看仪表数据,在新合成氨厂煤储运、锅炉、空分、气化四个车间轮岗时攒下厚厚一本“故障台账”。2024年合成氨厂大修,他独立负责50台安全阀的全流程工作,从吊装到安全防护全部考虑周全;今年3月调至总部后,又帮着制定设备管理办法。“上次硫酸厂烘干机管道检修,我能拿出方案,全靠在一线摸过的那些设备。”

 

  三、向一线聚力:公司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总部新合成氨厂党支部书记刘守贵,结合自己在洋丰一辈子的工作经历及身边实例,以长辈般的关怀,向年轻员工提出殷切嘱托“一定要珍惜机遇”!“未来5至10年,公司将有大量干部退休,这意味着年轻大学生迎来了诸多发展机会。”而能否把握机遇,关键在于自身!“年轻人需沉下心认真学习,勇于吃他人吃不了的苦、受他人受不了的委屈,还要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


  宜昌新洋丰总经理安明介绍了宜昌新洋丰“百人计划”培养情况。目前,该公司出库人员中已有2名中层干部、3名基层干部及3名技术骨干。安明认为,人才培养需以领导重视为前提、导师培养为重点,入库人员需转变思想,管理人员和培养人员要双向奔赴,坚持“一线淬炼”“优胜劣汰”,做好“情感链接”留住人才。


  听完代表发言后,人力资源中心主任龚世虎宣贯了公司“一线淬炼”人才培养理念,引导在库学员端正职业发展观念。一是要扎根洋丰,立志高远。扎根需秉持长期主义,戒骄戒躁,新洋丰是优质的发展平台,值得深耕;同时要坚定信心、志存高远,明晰个人发展方向与成长路径,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二是要立足实践,脚踏实地。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董事长亲自督办,生产与人力部门协同推进,今日的座谈会和未来从一线选拔人才的硬性规定、考核力度的加大,均体现这一导向。在库人员一定要甘于吃苦,勇于吃苦,在担苦、担难、担险中锤炼自我。三是要积极主动,早日成才。在库人员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定期复盘总结,常下一线;要克服“玻璃心”,提升承压能力,最终成长为真才、大才。最后,他还叮嘱各用人单位,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培养人才,共同推动员工与公司协同发展。


  最后,公司副总裁苏斌作总结讲话。他介绍,当前公司正在大力推进“三双一多”战略,数字化转型项目、安徽蚌埠项目、宜昌高新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特别对生产系统人才需求正急剧增加。他指出,当前生产系统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无论是管理干部,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急需补充。而“百人计划”在库人员,均具备统招本科及以上化工相关专业背景,专业对口且有扎实理论基础,完全有能力通过一线实践锻炼,迅速成长成材,填补公司人才需求空白,大家一定要认清公司发展态势,精准锚定自身定位,科学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他强调,学习操作工艺必须与实践深度结合,“一步登天”不切实际,唯有扎根基层才能稳步成长。成功虽非易事,但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青年员工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累,最终一定能实现成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