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六地田间直击!见证“双控”卓越效果
浏览量:39  2025.07.13  关键词: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肥料科技成为撬动增产增效的重要支点。近年,新洋丰推出的“洋丰双控”系列肥料在田间展现出强劲势头。为真实记录其在作物全生育期的效果,新洋丰携手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于6月底启动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六地的作物全周期跟拍行动。记者分三路深入田间,用镜头捕捉“洋丰双控”系列肥料的初步表现,揭开了其增产增效奥秘的第一篇章。


辽宁盘锦:盐碱滩涂焕生机,稻蟹共生水体清


镜头首先聚焦在辽宁盘锦盘山县坝墙子镇许家铺村王志忠的百亩稻蟹共生田。这里是典型的退海盐碱地,往年饱受青苔、水绵泛滥困扰,严重影响稻蟹共生环境。记者现场观察到,使用了“洋丰双控”系列肥料的示范田相比其他农户的对照田水体明显清澈许多。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志忠指着长势明显更茂盛的水稻欣喜地介绍:“今年用了‘洋丰双控’,缓苗速度特别快,不仅青苔和水绵少了,单穴分蘖数还比往年多出了两三个!”在盐碱地改良和促进水稻早期健壮生长方面,“洋丰双控”系列肥料初显身手。


1.jpg

盘锦水稻


内蒙古通辽:低温晚播不惧寒,玉米苗壮底气足


内蒙古通辽因5月遭遇低温,导致播种推迟一周,给玉米生长带来巨大压力,部分玉米出现了僵苗问题,导致田间玉米长势参差不齐。然而,在通辽市辽河镇米家营子村的示范田里,记者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施用“洋丰双控”系列肥料的玉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油绿光亮,整体长势明显优于旁边对照田。种植户邢国才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苗齐苗壮,没有僵苗。强劲的长势有效扭转了晚播带来的劣势,为后期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按目前这长势继续下去,亩产2000斤很轻松,比往年多收200~300斤不成问题!”。


2.jpg

通辽玉米



黑龙江黑土:株高根旺优势显,抗寒潜力待深挖


踏上广袤富饶的黑龙江黑土地,在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腰新乡东哈布气屯的玉米示范田,记者实测发现,使用“洋丰双控”系列肥料的玉米,株高已超出旁边对照田约20厘米。更关键的是根系对比:示范田玉米主根更粗壮,毛细根更密集发达,并已开始萌发气生根。叶片叶绿素含量也高出对照田20%以上,为后期灌浆储备了充足能量。“这肥料效果好,就是咱农民丰收的底气呀!”种植户孙成龙感叹道。



3.jpg


4.jpg

杜尔伯特玉米


在哈尔滨通河县通河镇中心村的水稻田,示范田同样表现抢眼:秧苗整齐健壮,单穴分蘖数量相比旁边对照田平均多出6~8个,毛细根发育也显著优于对照田。种植户郭荟仁现场对比后直言:“通过对比,效果非常直观。这回‘洋丰双控’系列肥料,我算是选对了!”


5.jpg


6.jpg

通河水稻



吉林大地:破解低温与板结,双重挑战显真章


吉林农安县和通榆县今年5月同样遭遇了低温晚播的困扰。在农安县哈拉海镇榆树村八组沈宝福的玉米示范田,记者观察到,尽管气候不利,但示范田的玉米在株高、茎粗、根系密度等关键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田,且未受明显冻害影响。“种地这么多年,今年这长势最好!”沈宝福的对比感受非常直观。



7.jpg


8.jpg


9.jpg

农安玉米


在通榆县包拉温都乡半拉格森村,常年土壤板结是制约玉米生长的难题。新洋丰工作人员在记者和示范户李明华的见证下,现场进行了一场对比实验:将“洋丰双控”系列产品施入板结土壤后,其疏松改良效果清晰可见。同时,示范田玉米株高超出对照天10厘米左右,茎粗根旺的景象让李明华信心倍增:“只要还种地,我以后就认准‘洋丰双控’!”吉林的案例有力证明了“双控”在应对低温胁迫和改良不良土壤方面的双重潜力。


10.jpg


11.jpg

通榆玉米



“洋丰双控”系列肥料效果显著,其背后是新洋丰依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历经多年研究的“双控双调”技术(DCR - Double Control Release)。该技术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维度协同创新,通过“控损失、控释放”与“调土壤、调生长”,旨在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逆能力,最终实现增产提质。


本次《中国农资秀》与新洋丰联合开展的作物全生育期追踪拍摄行动,第一阶段跟拍于6月底开始,主要聚焦于作物生长前期(玉米拔节-大喇叭口期、水稻分蘖末期),清晰展现了“洋丰双控”系列在促根壮苗、增强长势、初步抗逆方面的显著效果;第二阶段跟拍,将于8月中旬进行,主要聚焦作物抽穗期等关键生长节点;第三阶段跟拍,将于10月底进行,主要聚焦最终的产量和品质数据,全面解析“洋丰双控”系列肥料的增产增效原理。这场跨越四省六地、覆盖玉米水稻两大主粮作物的全景记录,正为绿色高效农业实践提供着生动的印证,值得广大种植户和行业同仁持续关注!